实际情况是,人在电脑前不代表所有心思都在研究走势上,看似眼睛在盯盘,也不一定充分调用了自己的专注力和思想能力
很多人日常状态是身体距盘面很近,思维却在不断开小差
举个某朋友近期做原油的例子。伊以局势缓解,走势配合消息大幅下跌,空头强势跌了这么多连像样的反弹都没有,反而价格维持小范围整理,在中继区域显得摇摇欲坠。
图片
盯盘时看到红圈位置出现连阴K线,联想到可能出现大阴K加速暴跌,结合空头强势怎么看进个单子冒点险试个错没什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典型的把直觉感受,解释为交易依据,变成单一因素进场的思维模式
如果所谓的“认真交易、什么都懂”是这样一种状态,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毫无必要,越盯越亏,越做越错!
分析到底是分析什么? 不是用眼看,而是坐在电脑前要用心思揣摩。
要去归纳短期走势所呈现的技术因素,去明确最优的交易机会,这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看盘。
例如,看到原油,本来准备随手做空,但仔细一想短期走势所呈现的技术因素,首先短期下跌这么多,再去追空有多大空间呢?前低都还没破!
图片
此时犯了第一个毛病——光有进场理由,没有推敲出场方式,以及盈利目标能否在当前走势中实现,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不推敲盈利目标能否实现,怎么清楚一笔买卖是否划算?
如果仔细想想就清楚,无脑追空并不是什么好选择。即便是打出点浮盈,也可能破不了支撑,因为模糊且缺乏准备的出场方式搞的利润回吐,甚至小浮盈后转折扫损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个错误——即便出现了某种比较明显的图形(连续小K)也并不能代表什么,它没有那么高的技术价值
从客观角度上说连续小K只能说明行情活跃度很差,它的技术价值大不过下方的支撑,真是无脑做进去了,基本就是提前进场且赌突破的低级错误
盘外什么道理都懂有什么用? 盘中脑子空空想不起来跟没懂有啥差别?
第三个错误是,永远不要误以为坐在电脑前,专心看看走势就能从中发现交易机会!
其实消息驱动暴跌后,近期市场波动很差,或者时间还没到,走势都没有出现显著的“突变信号”,类似反弹假突或者震荡末端的尾部收敛破位。
图片
因此走势格局和显著突变都不清晰,也就看不出方向,多空都能解释。此时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认清走势的模糊性,而不是过度关注局部走势。
光眼睛关注不动脑辩证思考,就大概率出现日内盯盘读K的习惯
这个习惯对交易很容易产生恶劣的影响,引发主观随意操作,提前进场的问题
图片
就像看某个品种,刚才小时K是阳线状态,让人产生偏多的感觉。现在它变阴之后,三个影线高点走平又会给人一种偏空的感觉,其实它只是活跃性很差,没有明显的变化
只是价格小范围震荡,来回摆动在某时某刻产生了“可以解读方向”的错觉,或许等一小时以后再看,它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倾向...
同时,行情活跃度很差说明交易者离场观望的情绪很重,参与者逐步退场,对未来价格没有强烈的预期,也就是说大家都认为看不清方向。
所以交投热度逐步下降产生小范围震荡的走势特征,那么既然行情没有明显趋势,怎么会在价格波动中暗示某种“多空倾向”呢?
显然通过单K或者一组K线形态解读出的“偏多/偏空”大概率是主观幻觉。
公【巴赫交易论】号
其次很多单边行情可是视作对某些重要事件或消息的反应,那么当行情没有反应走整理震荡时,是否在证实当前行情缺乏消息面的助推,没有驱动源则很难走出预想中顺利的单边走势呢?
因此,即便是蒙对方向,抓到些浮盈,或许也只能维持片刻,弱势行情不可能瞬间变成强趋势,最终行情走不出来,到头还是一场空。
所以说,对盘面的分析,思维参与进去,就是一次对比各种技术因素进行的思辨。没有参与进去,则会受自己当下的交易冲动掌控
渴望机会,渴望刺激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在你花费时间盯盘之后, 每个人都想兑现点价值,通过日内波动铲走点钱花花。
但事实上,我们必须要接受,很多交易日是没有机会的,坐电脑前考虑一两个小时,然后黯然关机起身是时常出现的情况
图片
因为我们所等待的高盈亏比,高确定性机会,只会在大小级别同向共振时才会浮现,不光要趋势明确,还需要等待小级别走势运行到中期关键区域后出现的信号才有交易价值
所以盯盘时的分析,就是在确定这些区域,以及可能出现的图形特征。
其中会因为各种欲念,脑子里联想到各类以往的走势案例、交易理由,但仔细权衡一下,它们要么是和实际情况不符带有极强主观偏见,要么是太过无脑,纯粹是低级冲动
但是只要你认真想了就一定能找到一个可以在逻辑和技术规律上站得住脚的理想机会,这个就是当前盘面的最优信号,也是你近期交易的最优解!
换句话说,解决方式就是当你在观察一个品种时,要向自己提问——日内交易价值最高的走势信号是什么,这种走势如何处理是最优解
做交易是没有门槛的,但是成为专业的交易者是有很高门槛的,不光要有自己的技术逻辑,还要把自己的所有操作纳入逻辑的范围内,永远不要让直觉感受决定你要做什么单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汇盈配资-免费配资系统-10倍杠杆炒股-股指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